乌海市作为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一手抓节水、一手抓开源,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产业水”,努力破解水资源“紧平衡”,走出了一条具有乌海特色的工业节水新路子。
一、节流:深度节水控水,挤出水资源“发展空间”
水资源“家底薄”,节流是根本出路。乌海市立足基本市情,先后出台《乌海市节约用水条例》《乌海市水资源预算管理实施方案》《乌海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发布全区第一部《乌海市水资源(2020-2022年)》白皮书。为全面提升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乌海市自202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水预算管理探索,按照“先预算、后用水、无预算、禁用水”的基本原则,对配置水量细化分解、逐月调度、动态调整,将节余的水指标纳入市场化配置,鼓励进行水权流转,推动实现水资源动态精细化管理。2024年,乌海市被列为全国水预算管理市域试点城市。同时,乌海市深入实施工业节水减排,完善市、区两级取用水管控体系,强化“审、批、取、供、用、节、排”全过程管理,要求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达到领跑定额标准。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3年以来,建成自治区级节水标杆企业1家,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6家,乌达产业园被评为自治区级节水型园区,8家企业获评市、区级节水型企业。19家企业实施节水技改,共节水637万立方米。
二、挖潜:强化非常规水利用,提高水要素保障能力
乌海市将非常规水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打造“工业第二水源”。2022年,乌海市开展了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形成了“集中收集、分散供水”的再生水收集利用系统,逐步构建“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点对点”再生水回用系统,实现优水优用、就近利用、水尽其用。并荣获水利部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优秀城市。2023年,全市再生水收集利用量达到0.2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94%,其中工业用再生水量占再生水总量的86%。开展苦咸水、微咸水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先后实施巴音陶亥和乌兰淖尔苦咸水、微咸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挖掘非常规水资源近2000万立方米,解决14个项目用水需求。大力推进矿井水统筹利用工作,将全市21处煤矿外排矿井水收集用于工业企业、生态绿化等领域,有效解决矿井水外排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开源:水权改革提效,释放水资源“增值空间”
乌海市以着力深化用水权改革为切入点,以水权交易为突破口,推动取用水户水权流转,盘活水资源存量,破解水资源供需难题。通过跨行业水权流转,打通工农“水脉”,将“农田水”转变为企业“发展水”,实现工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工农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市累计投资12.55亿元,实现工业生产地表水全部购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并购买外调水指标5545万立方米,有效解决90余户工业企业用水问题,水权交易案例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宣传推广。乌海市率先在自治区建成地级市水权交易电子平台,累计指导企业完成水权交易52笔,盘活水指标2958万立方米。
治水节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绿水青山,碧水蓝天,利在千秋。如今,在乌海,节水实践随处可见:企业、园区等用水场所的设备更换和技术改造如火如荼,矿井水、雨水回收和高效灌溉等技术越来越普及,节水新风尚之花处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