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wei.png 当前位置: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
西辽春潮涌 人水共和谐——西辽河复苏背后的水文智慧与生态新篇
日期:2025-04-23 16:56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字体:[ ]

四月的科尔沁草原,晨雾如纱轻笼河岸,西辽河泛着粼粼波光蜿蜒而下,惊起一行白鹤。曾经,这片“北方母亲河”干涸的胸膛上,只有风卷黄沙的呜咽;而今,河道重漾清波,孝庄河口的水声与辽河公园的鸟鸣交响成曲。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离不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这其中也记录着内蒙古水文人以江河为卷、数据为笔的执着付出。



科学调水依赖于精准的数据测报与分析。2025年春季,内蒙古水文水资源中心锚定为“全力实现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做好技术支撑的目标,举全中心之力配合水利厅,利用冰雪消融的黄金窗口,严格执行“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的要求,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效率,让每一滴水都成为生态复苏的种子。春汛期间,中心动员各方力量投入到西辽河流域水文监测中,在原有的32处监测断面的基础上,又增设了14处临时监测断面,加密监测频次,组织赤峰、通辽分中心成立5支应急监测队随时进行断面监测,组织呼伦贝尔等毗邻盟市分中心组建4支应急支援队,随时驰援西辽河春季调水水文监测现场。水量调度技术处技术人员充分运用西辽河河道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科学模拟不同来水量河水的演进状态,现场测验人员运用电子水尺+视频移动水尺、走航式ADCP+遥控船搭载ADCP、无人机+固定视频探头等方式,全面准确监测水位、流量等水文监测数据和水头行进轨迹。

这些数据和报告随时编织成一张张动态作战图,转化成调水决策的“眼睛”,助力西辽河调水“决胜千里之外”。自3月6日起,中心与自治区水利厅每天准时“相聚”,以会商为“枢纽”,用精准测报和科学分析支撑起调度指令的“指挥棒”,对来水预测的精准研判和科学分析后的调度指令,如同精密齿轮嵌入决策系统,让每一次水流的腾挪都饱含智慧的分量。这个春天,西辽河流域各水文控制断面传回的流量数据都转化成为流动的乐章,分析人员捕捉的每一次水涨水落都凝练成冰融水汇的絮语,120期水量调度日报、30余份预测报告,不是冰冷的文字和数据堆砌,而是水文人用脚步丈量、用智慧破译的生态密码。

长河奔流,不舍昼夜。在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的那一刻,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复涌的河水,更是水文人用忠诚与智慧浇筑的丰碑。在人水和谐的征途上,水文人永远是与江河共鸣的追梦者,是绿水青山的守望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