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wei.png 当前位置:   > 要闻动态 > 盟市要闻
兴安盟水利局:聚焦“一四四五” 纵深推进节水行动
日期:2025-05-23 14:5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字体:[ ]

兴安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开展节水行动的安排部署,以“三管三必须”为原则,制定实施“一图、四制、四域、五进”节水管控措施,全力以赴打好节水攻坚战。

绘制“一”张水资源图抓管控

兴安盟以28个地下水单元管控指标为刚性约束,精准掌控4个方面(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镇生活和生态补水)5万多眼机电井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和可供水量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理性,动态展现全盟管控指标、已用水量与可用水量之间关系的水资源“一张图”。通过“一张图”管控网,严格管理地下水利用,坚决遏制农业灌溉机电井不合理取水及超指标取用地下水行为发生,持续保障全盟地下水采补平衡。

建立“四”项制度体系强约束

一是建立涵盖科学灌溉、用水计量、节水市场、节水技术及服务等内容的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二是建立涵盖定额管理、精准计量、循环利用、用水权交易、节水产业发展等内容的工业节水减排制度。三是建立涵盖水资源税、合同节水、再生水利用、节水型社会等内容的城乡节水降损制度。四是建立涵盖生态用水保障制度等内容的生态节水补水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市场激励、技术赋能和文化引导的协同作用,规范用水行为,实现从“被动节水”到“主动节水”的范式转变。

紧盯“四”个领域增质效

一是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管理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以及工程管护机制“四项机制”,全力推动700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水费收缴,提高农民节水意识。落实工程、农艺、品种、结构、机制“五节”措施,实施水稻旱作水管、85万亩滴灌水肥一体化、灌区节水改造等节水项目,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农业,新增结构节水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创建节水增粮推进县4个,实施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实现农业节水和粮食稳产丰产协同发展。

二是建立“双线”节水管理模式,实现工业节水减排。强化企业定额用水“红线”,严把取水审批入口关,严格落实工业行业用水定额标准,鼓励企业优先采用先进节水工艺、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实现2025年末全盟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较2020年分别突破17%和10%以上的目标任务。强化再生水利用管控“绿线”。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改造,加大再生水配置比例,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努力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家和节水型企业1户,培养盟级绿色工厂10户和节水型企业3户,切实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三是强化项目实施,实现城镇节水降损。实施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12个,改造管网39.1公里,总投资达3亿元,年末完成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9%的节水目标。实施城市排水防涝项目5个,改造排水管网20公里以上,进一步提升城市韧性。统筹推进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

四是统筹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生态节水补水。一方面,做好生态节水,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深度融合,推广绿色节水种植模式,2025年实施生态林草灌溉面积8.53万亩、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面积31.73万亩,总投资近9000万元。另一方面,做好生态补水,严格执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助力兴安盟“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及防沙治沙规划,积极争取大中型引调水、水系联通等工程落地见效,推动“水害”变“水利”。

采取“五”进措施提意识

制定《兴安盟节水宣传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五进”节水宣传活动,在全盟范围形成浓厚节水氛围,大力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一是进机关。利用机关单位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节水宣传片,持续扩大节水知识进机关宣传影响力。是进校园。利用新媒介创建“节水+科创教育”融合模式,提升改造察尔森节水教育基地,营造360度沉浸式、互动性观展体验。三是进企业。深入用水大户,宣传节水科技政策,播放节水科技短视频,充分发挥先进节水载体示范效应。四是进社区。创建“节水+主题公园”融合模式,汇集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生动普及公众节水常识。常态化更新社区布告栏、电子屏,张贴播放节水标语标识,持续提升公众节水护水意识。五是进乡村。通过村委会及合作社向村民普及农业生产科学、高效用水常识,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